你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领导讲话文稿>会计改革与发展

科学规划 精心组织 开创新时期会计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月27日)

2007-11-16 09:04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去年会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希望大家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充分展开讨论,为做好今年以及今后的会计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去年是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管理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的一年,可以说是成果丰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隆重发布,组织了大规模的、持续性的宣传培训,精心安排了测试跟踪、政策咨询、新旧衔接、监督检查等各项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以有力确保新准则体系顺利实施,为企业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适时启动,组建了政策咨询机构和专家咨询队伍,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起草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并已征求专家意见;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实现了选拔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创新,四类人才、六个班、243名学员经过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和交流碰撞,学习热情高涨,社会反响强烈;首次尝试在海外设立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点,初见成效,进一步扩大了会计资格考试的国际影响;会计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继续深化,会计队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等等。

我总结了一下,过去一年的会计管理工作呈现出两大新特点:一是会计管理工作开始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向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领域纵深拓展,把握了全球会计跳动的脉搏,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为我国经济财政会计的长远发展开辟了空间;二是会计管理工作的谋划性、关联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不再满足于孤立地看待问题、被动地接受问题、简单地处理问题,而是通过全盘筹划、周密组织、穿插迂回,放大了会计管理工作对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回报效应。展望未来,只要我们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及创新工作方法,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会计管理工作还将再上一个大的发展台阶。外有准则,里有内控,中间有信息系统,手中有会计数据,基础有人才,眼中有世界,脑里有国际战略,根本保障有完善的法规体系的美丽蓝图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2007年是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是实施新准则体系,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全面提升会计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水平的重要一年。对于今年的工作安排,会计司已经印发了《工作要点》,就其中几项重要工作,我想讲一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精心组织,强化指导,确保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顺利实施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从今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从目前情况看,各级财政部门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新准则实施较为平稳,社会有关方面反响良好。但新准则实施是一项政策性强、影响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情况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和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同志千万不能有松懈和麻痹思想,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改革敏锐性,重视、关注新准则实施情况,又要有扎实有力的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新准则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新准则顺利实施。这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一)密切跟踪实施情况,切实加强政策指导。尽管新准则规定的政策界限非常明确、具体,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但由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准则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密切关注、跟踪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准则的情况,建立迅捷高效的预警、反应和处理机制,加强跟踪检查和政策指导,妥善处理好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此,各省财政部门要成立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指导小组,由主管厅领导牵头,专门负责搜集、研究本地区企业实施准则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有些政策性问题地方解决不了的,应及时上报会计司。

(二)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创造良好实施环境。贯彻实施新准则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支持和配合。近年来新闻媒体对财政和会计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希望各地财政部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宣传会计改革情况,引导新闻媒体支持会计改革,为新准则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对于个别不实的报道,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澄清、纠正,避免误导。

(三)认真组织好知识大赛,进一步深化宣传培训。在去年2月15日新准则体系发布会上,金部长宣布在适当时候组织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以进一步推动新准则的宣传。今年,我们就要开展这一工作。过去的实践证明,组织知识大赛,是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宣传会计工作、普及会计理念、展示会计风貌、扩大社会影响、争取理解和支持的良好形式和重要途径,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形式和途径,精心组织好本届会计知识大赛。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难度较大,各地财政部门领导要加强组织协调,争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惩顶风违规行为。确保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准则是衡量新准则建设成效的关键环节。要加强会计信息和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准则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准则权威;主动争取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协调监管政策,规范监管口径,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共同推动准则的有效执行。

(五)未雨绸缪,做好国有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准备工作。按照国资委的部署,已有24家所属上市公司资产或收入占集团比重较大的国有企业率先于今年年初执行新准则,其他中央国有企业也将跟进,在2008年底之前全面执行新准则。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国有企业的基础工作、人员素质稍弱,执行新准则的情况更复杂、影响面更广、协调难度更大。各地财政部门要在抓好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同时,早作筹划,早作部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所有国有企业顺利实施新准则。

二、加强宣传,稳步推进,努力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随着世界范围的企业合并、资本国际化、贸易壁垒的逐渐消失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内控建设,几次批示责成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一套完整公认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去年7月15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一个有组织、有计划、联合推进的新阶段。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既是企业对社会大众负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企业对自身负责,加快企业自我发展和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财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推进我国内控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一是要加强宣传,广泛普及内控理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要迎头赶上,必须加强学习、宣传、培训,为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充分做好知识准备、思想准备,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充实内控知识,真正认识内控,理解内控,实践内控;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培训,引导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内控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内控试点,为全面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积累经验。

二是要积极参与,合力完善内控标准。内控标准是企业建立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师事务所评价内控制度的基础依据和基本参照。制定一套具有统一性、公认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控标准体系,是财政部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目前,作为内控标准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已在委员会内部征求意见,不久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希望各地财政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与内控规范体系的征求意见工作,力争年内正式发布一批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规范。

三是要循序渐进,稳步推动内控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影响面广,基础工作要求高,要循序渐进、稳步推开。初步考虑,先重点、后一般,先大型、后小型,逐步总结经验,稳步推广应用。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实施之前,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接受程度、承受能力和实施成本,给企业留出较充裕的适应期、准备期、过渡期,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立足实际,扎实有效。

三、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大力培养高端会计人才

经济发展,行业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央十分重视人才工作,把加强人才建设作为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各种挑战的重大举措,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经过深入研究,财政部党组决定实施会计人才战略,培养、选拔一批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并于2005年启动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倾力打造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会计学术类四个类别的会计领军人才。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部分地区如江西、新疆、浙江、广西等地也相继启动了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应当强调,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是会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适应会计国际化要求的重要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部省两级财政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分层实施。在会计人才战略总体要求之下,各级财政部门应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做好关键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财政部主要抓总体规划、制度建设和督促检查,以及会计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这些人才将担当全国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省级财政部门主要抓好全省高级会计人才的选拔、培养,这些人才将作为地方高级管理型人才,并充当会计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基层财政部门主要抓好会计重点或骨干人才的选拔、培养,以及日常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同时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培训、培养会计人才。这样,大家目标明确,职责清晰,有利于集中精力、齐心协力地将会计人才战略贯彻落实好。

(二)创新机制,倾力打造。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不同于常规的学历教育或在职教育,而是一种精英教育,必须打破常规、有所创新,包括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教育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真正形成助人成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大家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并形成规范制度和科学机制,使之越做越好。

(三)完善制度,夯实基础。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各地财政部门在抓好会计高端人才建设的同时,要继续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的其他工作。一是要继续抓好初、中级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和高级会计师考评结合制度,做好各项考试报名政策宣传,认真组织监考,严格考场秩序,严肃考场纪律。二是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依据我部有关规定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办法,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三是积极探索会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和管理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对行业中的“害群之马”,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四是切实加强会计行业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改善注册会计师队伍执业环境。

四、加强协调,搞好服务,推动会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的会计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作用提升的结果。希望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管理工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开拓,认真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各地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工作者是一支能力强、作风正、讲团结、重奉献的队伍,是推动我国会计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部党组时时在关注这支队伍自身素质的成长和所作出的贡献,衷心希望各位厅领导在配备会计管理机构领导时要优中选强,衷心希望各位会计处长在培养自己机构内的后备人才时要有战略眼光、国际眼光,衷心希望从事会计管理的每位同志能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以为会计管理和财政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荣。为与大家共勉,我提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树立大局观。会计管理队伍要增强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凡事以行业发展大局为重,以维护财政部门良好形象为重。在规划部署会计管理工作时,应当瞻前顾后,放眼长远,结合“十一五”规划,统筹考虑、整体推进,使准则实施与内控建设、市场开放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行业发展等形成良性循环;在组织落实会计管理工作时,要转变工作思路,化被动为主动,从局部想整体,站在日常会计管理工作之外看问题,要向前看,向远看,向发展趋势看。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要以服务行业发展为重,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为重,妥善处理会计改革与财政改革、税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关系,注意会计改革与其他改革的综合配套,努力发挥改革的整体效能。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是财政部门搞好服务的重要窗口和有效途径。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系统上线运行的各项技术环节、数据准备已基本就绪,3月1日将开始上线运行。各地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认真抓好数据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服务质量,确保做到“数据齐全、运转通畅、服务到位”。

三是不断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会计事业繁荣兴旺的源泉,是会计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开展会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吸收借鉴,兼收并蓄,又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注重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必须围绕一个“新”字,突出一个“实”字,使既定政策、规定得以创造性的贯彻落实,并在具体工作层面多出思路、多想办法、多干实事。

四是加强业务学习。“学,然后知不足”。《会计法》赋予了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这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大家是会计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宣传者、推动者,更要争做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只有自已首先成长为研究会计准则的专家、宣传会计改革的专家、实施会计管理的专家,才能推动整个会计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五是强化沟通协调。良好的沟通协作,是交流信息、增进理解,争取支持、推动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会计的重要基础。近两年来,各地会计管理机构在构建和谐会计过程中,能顾大局、识大体,主动沟通,加强协调,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注册会计行业管理中,几家单位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面貌一新,在对外协调、改善执业环境、提高社会形象等方面都有明显起色。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希望各地财政部门领导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会计工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财力支持。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未来需要拼搏。面对新形势下的会计管理工作,一要认识任务艰巨,切莫只讲形势一派大好;二要认清自我,摆正位置,切忌骄傲自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为己任,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努力使会计事业不断上新的发展台阶。

谢谢大家!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