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回放>行业走出去信息>国家有关走出去
宏观信息

刘新成代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2009-03-11 11:32

 

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地位和国际政治地位还不相称。我们的出版业只有“走出去”,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才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国家战略。“走出去”战略首先是国家工程,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占一席之地,必须靠国家支持。其次才是企业工程。欧美国家也是这么做的,例如,法国的书要在外国出版,法国使馆都会给予赞助。

出版社要重视对外传播,要树立国际上的文化偶像,这是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我国出版业难以“走出去”,翻译质量不高是原因之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繁杂,客观上加大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很多优秀出版物翻译成外文后,只进行了语言形式的转换,却不能更好地表现其精神实质。我们的作家怎么没有文学诺贝尔奖得主?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好的翻译,不能准确、完美地把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因而产生文化的隔阂。如何把中国的书翻译成外国人看得懂、理解得透的文化作品,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需要国家的大力资助和支持。

我以为,推广“国内翻译,国外出版”新模式,通过组织精通中华经典作品的专家和翻译专家,将其译为不同语种的外文作品,组织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出版这些作品,既可有效地解决外国翻译家难寻和翻译费用居高不下的矛盾,又可充分发挥中国外语专家的作用,推动版权顺利输出,为落实文化“走出去”准备更多的拳头产品。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