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01年12月2日,美国能源巨擘安然公司(Enron)向美国破产法院纽约南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令全球为之愕然。安然公司的股票应声下跌,流通市值由颠峰时600亿美元跌至不足2亿美元,600亿美元财富瞬间蒸发,使投资者遭受了惨重损失。安然公司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雄居第七,曾连续四年荣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奖”,《纽约时报》也称其为“美国新式工作场所的典范”。就是这样一个典范公司,竟在1997年到2000年连续四年进行会计造假,利用特殊目的实体(SPE)、出售回购、股权转让、对冲交易、空挂应收票据等方式共虚增利润6亿多美元。为安然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审计的安达信会计公司,不仅在审计上难辞其咎,而且在安然即将东窗事发前,销毁了大量与安然审计有关的资料文件。6月15日,美国法院大陪审团已经裁定安达信妨碍司法罪成立。美国安达信已经名存实亡,安达信全球则早已分崩离析。
安然事件一波未平,世界通信公司一波又起。2002年 6月25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发布声明,承认自2001年初到2002年第一季度,通过将大量的费用支出计入资本项目的手法,虚增收入38亿美元,虚增利润16亿多美元。其中,2001年度虚增收入30.6亿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为7.97亿美元。如果剔除虚增的利润,该公司原来报告的2001年度14亿美元的利润,以及2002年第一季度1.3亿美元的利润,都将成为净亏损。该丑闻爆出后,世界通信公司的股票一路狂泻,由曾经最高时达64.50美元的股价跌至仅几美分,再次重创了投资者的信心,美国、欧洲以及亚洲股市都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媒体指出,世界通信公司事件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财务欺诈事件。美国证交会主席哈维·皮特将世界通信公司财务造假案与安然事件、安达信解体和“9。11事件”并称为美国金融证券市场遭遇的“四大危机”。7月24日,世界通信公司已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以1070亿美元的资产额再次刷新前不久安然公司创造的破产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7月30日,世界通信公司被纳斯达克摘牌。8月2日,该公司两名高级财务主管沙利文(Scott
D. Sullivan)和迈尔斯(David Myers)被纽约联邦法院提起刑事诉讼。8月9日,世界通信公司又被发现了1999-2000年期间的虚假收入33亿美元。目前,该公司还在接受美国证交会、司法部等的调查。值得注意的是,为世界通信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审计的也是安达信公司。
仅在世界通信公司事件曝光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002年6月28日,美国媒体又披露,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曾是美国“最可信赖的50家公司”的施乐公司(Xerox)自1997年至2001年间虚报收入60多亿美元,虚增利润14亿美元。此前的4月份,美国证交会曾估计施乐公司1997-2001年5年间虚报收入约30亿美元,已对该公司处以了1000万美元的罚款,同时要求该公司重新进行审计,彻底查清账目。此后,施乐公司解雇了原负责审计的毕马威会计公司,改聘普华永道会计公司。而普华永道的审计表明,该公司虚报的收入额超过60亿美元,大大超出30亿美元的预计数。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违反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将大量的租赁收入提前进行确认。
其实,近两年来美国公司财务丑闻一直在不断出现,只是安然事件的空前严重以及此后有关公司丑闻的愈演愈烈,才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关注。据普华永道一项调查发现,近年美国投资者对公司提起的民事集团诉讼分别为:1999年207起,2000年201起,2001年483起。也就是说,2001年超过前两年的总和。有关研究也指出,近三年已有700多家美国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重编,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1999年有234家,2000年有258家,2001年达到305家[1]。去年以来,涉嫌会计造假的公司可谓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如Adelphia、Qwest、Tyco、Rite-Aid、Cendant、Dynegy、PeopleSolf、Microstrategy、McKesson、HBOC、环球电讯、废品管理公司、阳光公司、朗讯科技、CMS能源公司、冠群电脑公司等。
这些接踵而至、愈演愈烈的公司财务欺诈案,将美国“五大”毫无例外地全部牵涉其中,只是各自责任大小不同而已。安达信由于身负安然、世界通信、环球电讯、废品管理公司、阳光公司、Qwest等“六宗重案”,其问题最为严重。此前不久,安达信已因阳光公司舞弊并申请破产保护,赔偿了1.1亿美元。还因纵容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被SEC判罚700万美元,创下SEC对会计师事务所单笔罚款的记录。
美国相继爆出的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美国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美国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公司造假行为。
2002年1月18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的题为“一个腐朽的制度”的文章中尖锐地指出:“安然公司的崩溃不只是一个公司的垮台的问题,它是一个制度的瓦解。而这个制度的失败不是因为疏忽大意或机能不健全,而因为腐朽……资本主义依靠一套制度监督机制——其中很多是由政府提供的——防止内部人滥用职权,这包括现代会计制度、独立审计师、证券和金融市场制度以及禁止内部交易的规定……安然事件表明,这些制度已经腐朽了。用于制止内部人滥用职权的检查和约束机制没有一条有效,而本应执行独立审计的工作人员却做出了妥协让步。”[2]
从保罗·克鲁格曼的精辟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出现一系列的公司财务欺诈案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报告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美国系列财务欺诈案发生的原因:(1)会计职业监管;(2)财务报告制度;(3)注册会计师独立性;(4)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