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国公司治理问题
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历来倍受推崇,也是我国重点的借鉴对象。然而,安然等一系列事件却证明,美国公司治理也同样存在严重缺陷。可以说,公司治理的缺陷才是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
(一)公司独立董事
为了防止公司高级管理层利用股权分散滥用职权,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美国十分注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安然公司的独立董事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该公司17名董事会成员中,多达15名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7名委员也都是独立董事。这些独立董事都是政界、学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即使有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也未能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监督关。目前,这些独立董事不仅备受责难,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资者的起诉。
(二)审计委员会
虽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国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002年1月17日,SEC主席哈维·皮特在其一份声明《会计职业界的监管》中指出:“关于公司治理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问题,也需要进行检讨。我们最近已向有关公司及其审计委员会发出警告,提醒他们提高年度报告中主要会计原则和政策披露的透明度。”2月4日,哈维·皮特又在众议院听证会强调:“应该发挥审计委员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在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公正性方面,必须主动积极地发挥作用,而不是被动反应。”
(三)股票期权制
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期权,被认为是美国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励机制。美国《商业周刊》指出,股票期权制曾象魔法一样刺激了美国90年代的经济繁荣,被称为“DotCom”革命的推进剂。但是,近期的安然事件和环球电讯公司等破产事件使股票期权成为了公司陋习和治理混乱的象征。股票期权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几年内成为亿万富翁,但也鼓励一些人不顾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变成个人的“摇钱树”。另外,股票期权是否应该作为费用予以确认和披露,也引起了会计处理上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