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媒体传真

《中国会计报》:中国:亚洲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领跑者

2013-03-15 02:51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3-03-15

 

■本报记者屈涛

日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前主席兼基金会执行总裁戴维•泰迪在访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期间接受《中国会计报》专访。

 

戴维•泰迪是IASB第一任主席,并连续担任此职位10余年。过去10年来,他领导的IASB在国际会计行业中发动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中国会计报》:您对中国近10年来会计行业的发展有何评价?这其中,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戴维•泰迪:过去10年,中国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在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其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国务院总理对会计职业发展所下的决心。从中国国务院总理到中国会计行业的领导者,他们都富有远见卓识,都意识到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将大力发展会计行业写入国家发展的规划中。同时,在访问中国的三家国家会计学院期间,我惊叹于这些学校的规模和学生数量。我也非常赞赏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速度。有句话说,如果你能够相信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你就能相信整个行业。显然,中国会计行业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中国会计报》:在近5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化标准的接轨方面,您有何评价?

 

戴维•泰迪:我认为中国会计准则已经有95%以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趋同。虽然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不是逐字逐句的完全对等,但效果是 一样的。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责任努力消除中国剩余5%的不一致的地方。我认为,中国不需要一字不变地采纳IFRS,如果发现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表述,可以说服IASB适当修改。事实上,中国一旦消除了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将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

 

中国是亚洲—— —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小组(AOSSG)的中坚力量,如果中国能够在AOSSG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话语权,那也将会对IASB产生影响。

 

我认为,如果中国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的亚洲领跑者,AOSSG将会是中国在亚洲甚至全球产生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中国已进入实现领导力的攻坚阶段。

 

《中国会计报》:您作为IASB的第一任主席兼基金会执行总 裁,并连续担任此职位10年,您如何评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形势和成果?或者说,以您的视角,一套高质量的全球通用会计准则能为上市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戴维•泰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刚刚成立时,采用IFRS的国家寥寥无几;如今,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采用了这一准则,“G20”有3/4的国家已采用了这一准则。

 

为什么这么多的国家采取统一会计准则?这是因为投资者对会计的兴趣与依赖程度逐渐增加,他们需要一套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杆的通用“会计语言”,以此了解印度、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

 

IFRS诞生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当时很多亚洲的公司经营状况较差,甚至濒临破产,很多投融资都是短期行为,这就导致汇率不断升高,投资者减少,失业率上升,公众信心丧失。当时,很多亚洲国家通过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帮助海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投资状况。IASB2001年开始运作以来,就以建立全球统一准则为宗旨,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促进资本形成和流动,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准则制定成本。而由其制定的IFRS或将成为全球统一的财务会计各国会计制度采用或趋同IFRS,将增强会计实务操作的透明度和统一性,最终恢复和增加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增加企业跨境投资的积极性,这有助于各大经济体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对于公司而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好处就是能吸引来自海外的120多个国家的投资者的投资,同时,也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公司、债权人和客户。而且,因为都采用统一的会计标准,公司不需要针对各国不同的会计政策在IT和会计准则等方面给予员工不同的培训,因此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也变得简单,成本也相应降低。

 

《中国会计报》:请您谈谈担任IASB主席期间的感受。

 

戴维•泰迪:首先,我为自己能担任IASB主席感到非常荣幸,这使我有机会将自己的观念融入到公共政策的形成中。在我任职期间,得到各国的支持,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希望中国完全采用IFRS准则,这也是我任职期间最纠结的部分。

 

美国证监会主席希望今年就能采用IFRS准则,但由于危机的耽搁无法实现。事实上,美国在采用IFRS准则的进程中,几乎每一步都延期,这也给全球财务会计制度的统一进程增添了不确定性。

 

目前,IASB将目光聚焦亚洲、南美等地区。如果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逐渐向IFRS靠拢,美国就会感到压力而不得不采用IFRS这一全球统一的会计语言标准。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