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企业五举措“去杠杆”
2016-03-16 04:32
“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目前,我国企业杠杆率过高,既降低了其“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的能力,又增加了完成这五大任务的金融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加快“去杠杆”的进程。
长期来看,企业“去杠杆”的关键是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从而降低杠杆。短期来看,企业可以从5个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去杠杆”。
处置资产偿还债务
由于企业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化解产能和库存以及转型创新等方式来快速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所以,企业就面临着需要处置部分资产以换取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如处置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或出售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或减持其他的金融资产投资等。
同时,企业需要注意,在处置资产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项,以及如果处置的资产达到了重大资产重组的比例,需要出具拟出售资产最近两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
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
对于企业短期内确实无法偿还借款的情况,可能会涉及到债权人做出让步,以债务重组的方式来降低债务的本金或利息。具体的债务重组方式有减少债务的本金、减少或豁免部分利息、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率以及债转股等。
根据《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债务重组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即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应关注相应的税收政策。
另外,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企业应关注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适用性、复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等问题,以及债务重组过程中涉及到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事项。
有效运用政府奖补支持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要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引导地方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企业可以用政府奖补支持资金来充实自己的营运资金,以减少对外借款。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关注实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会计核算方面的难点,如政府补助与政府投入、政府采购的区分;《企业财务通则》中五大财政资金性质的判断;政府补助的确认时点;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以及补助资金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等。
发展创新金融工具
最近,发改委、央行等部委下发了很多发债方面的政策文件,积极鼓励企业部门通过发债融资。由于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利率较低,通过发债直接融资,企业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改变对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的高依赖,减少利息负担,为降低杠杆赢得时间,为转型创造更好环境。企业可以考虑发行的创新金融工具包括优先股、永续债、长期收益债、可转换债券、绿色债券、高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债券品种在发行过程中需要提交不同的资料。如在发行企业债券时,在申请阶段需要提供近3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担保人近1年财务报告审计,综合信用承诺书,关于企业资产、收入结构及偿债来源的专项意见等。
在企业债券的存续期内,还需要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担保人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等。
对于复杂的债券品种,如可转换公司债券、永续债、资产证券化等,可能会存在一些会计核算方面的难点,企业应当给予关注,如永续债应当确认为负债还是权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等。
提高股权融资的比例
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提高股权融资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同时,发改委、央行等多部委也曾多次下发政策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鼓励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创新产品和投资方式,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拓展并购资金来源。
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吸收风险资本、吸收私募股权基金、主板上市融资、配股或增发、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新三板挂牌融资、发行优先股、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等。
企业应当对不同融资方式的监管要求、发行程序、优缺点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于复杂的股权融资方式,如发行优先股、借壳上市、重大资产重组等,会存在一些会计核算方面的难点,企业应当给予关注。如借壳上市是否构成反向收购,反向购买业务后续的会计处理问题,涉及多个主体的反向购买业务的处理,优先股应当确认为负债还是权益等。
当然,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方案设计、税务培训咨询筹划、会计咨询、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