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合力推动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落地
2025-04-22 15:20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25年4月18日4版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近期发布的采购、应收、应付、电子商务4项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是继2023年首批发布公共基础等4项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后,取得的又一关键成果,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向建成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体系核心内容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持续完善
当前,数据已跃升为关键生产要素。构建科学适配的审计数据标准体系对满足数据共享交换及数据分析需求、提升审计鉴证业务数字化水平,意义重大。
北京慧海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负责人夏子国表示,统一的审计数据标准使注册会计师获取的数据更准确、全面,分析更深入,能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发现问题,减少审计风险。
同时,标准针对各业务领域特点和审计关注重点进行规定,让注册会计师清楚审计方向和关键数据,避免盲目工作。例如,应收标准中对“应收款项逾期账龄”数据结构的规定,能帮助注册会计师快速抓住风险点。
此外,标准增强数据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可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例如,参考应收标准能更好对比不同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
“审计数据大多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去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均明确提出‘对于财务会计报告按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单位,鼓励其会计信息系统适配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鼓励会计软件服务商提供的会计软件适配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这为推动审计作业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贯标和实现数据对接作出制度安排。待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后,将真正达到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预期成果。”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向芳芸表示。
他认为,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减少数据整理和转换的时间,降低人为错误风险,使审计人员能够更专注于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同时,统一的数据标准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有效减少数据理解和处理差异导致的风险。通过对数据采集、存储、交换、分析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审计过程中使用的数据质量。
对于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向芳芸认为,标准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导原则。数字化审计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实时化方向加速迈进。
亮点颇多
此次发布的采购、应收、应付和电子商务4项审计数据标准亮点颇多。
以电子商务行业为例,电子商务行业的业务场景复杂,涉及大量的线上交易、支付和物流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全面覆盖。向芳芸表示,此次标准针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性,明确交易数据、支付数据、物流数据等关键审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要求,特别是在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方面提出创新性的规范。比如,电子商务标准增加了单独的风控数据项。“这些数据项的标准化将有助于应对审计电子商务行业数据的挑战。”
夏子国补充道,此次发布的电子商务标准可用于指导电商平台内部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有效关联和整合,使审计人员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电商业务的运作情况,避免数据孤立导致的审计盲区。例如,可以将用户注册信息、订单信息和支付信息关联起来,分析用户行为和交易的合理性。
他提到,考虑到电商业务与外部数据的紧密联系,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企业等数据,制定相应的对接标准也进一步方便审计人员获取更全面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采购数据标准,夏子国表示,该标准完整涵盖采购全流程,对采购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等关键数据进行详细规范,使审计人员能够全面把控采购环节,帮助其快速聚焦核心问题,审查采购活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异常情况。
内部发力
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的价值,重在贯彻落实。
夏子国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根据审计数据标准建立质量控制机制,明确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操作规范,并通过加强项目审核、定期质量检查等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符合标准要求。具体而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可投入资源对现有的审计软件进行升级或重新开发,使其能够适配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标准。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方便审计人员随时调用和查询。将审计软件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参加中注协组织举办的关于审计数据标准的研讨会、座谈会等,与同行交流贯彻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推动标准的完善和发展。
向芳芸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信息化建设是基础。会计师事务所应在审计作业系统中嵌入这些标准,确保审计流程和数据处理的标准化。例如,开发或升级审计软件,使其能够自动识别和处理符合标准的数据格式,减少人工干预。“天职国际计划在2025年开发和部署取数工具过程中嵌入这些标准,实现数据采集、清洗、整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他同时强调,培训与反馈机制不可或缺。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确保审计团队熟练掌握新标准的要求。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审计人员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向中注协反馈,推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审计数据标准的贯彻实施是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契机。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在资金实力允许的条件下,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打造‘共享审计中心’平台。”夏子国认为,区别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自建数字化平台的方式,中小所可通过打造“共享审计中心”平台方式提高审计效率。他建议,联合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审计数据标准应用联盟,共同打造该平台,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形成合力推动标准落地。
协同实施
除了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强化信息化建设,与客户的沟通、宣传也至关重要。
向芳芸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应主动向客户宣传审计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帮助客户理解并配合数据的标准化工作,推动客户在财务系统中应用实施这些标准。
夏子国也提到,可通过提供培训、咨询、定期沟通等方式,提高对标准的认知度和配合度。同时,帮助客户完善数据管理制度和流程,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进而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客户的信息系统也能够适配审计数据标准。
除此之外,向芳芸认为,跨行业标准的扩展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同样值得关注。
“应在推动数据标准化的同时加强对审计数据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涉及敏感信息时,确保数据的合规使用和隐私保护。可在数据标准中明确数据涉密情况,并提供存储和使用建议。”他希望未来标准可以逐步扩展到更多细分行业,如金融、制造、医疗等,形成更全面的审计数据标准体系。
(本报记者:翟梓琪;责任编辑: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