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媒体传真

《中国会计报》:智慧监管促行业治理水平提升——《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系列报道四

2025-08-14 15:48

 

来源:《中国会计报》2025年8月1日4版

作者:本报记者 高歌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监管已成为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治理效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也是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自律监督意见》)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在积极开展智慧监管方面,《自律监督意见》提出,要探索开展自律监督数据挖掘应用,实现精准化风险监管;运用数智化手段治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探索在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重点核查冒用、盗用或伪造注册会计师身份执业等行为,提高治理挂名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效率效果。

适应复杂多变的监管环境

面对数字化发展趋势,依赖人工核查、静态台账管理及事后追责的传统监管模式难以有效解决行业各类问题。

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楼丽娜表示,转变监管模式,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智能分析为支撑、动态预警为特征的智慧监管体系,不仅是提升监管效能的现实需要,而且是推进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颜彦也认为,开展智慧监管已成为强化行业监管的必然选择。

“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量的与日俱增,传统人工监管方式面对海量数据与复杂业务时,暴露出效率低、精准度不足等问题。”颜彦表示,智慧监管的引入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它能够实现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执业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行为,防范执业风险。

从内容上看,《自律监督意见》提出的相关举措也极具前瞻性。

比如,在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楼丽娜认为,这是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身份冒用、盗用等挂名执业行为的靶向治理突破。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实名认证+动态核验”双保险,可在年度任职资格检查、审计报告签署等关键节点实现生物特征比对,确保执业人员身份真实性,从技术源头构筑执业准入防火墙,从而有效遏制执业身份造假行为,维护行业资格管理的严肃性与公信力。

积极探索智慧监管实践路径

为提升行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财政部于2022年6月30日正式上线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全面涵盖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全生命周期监管环节。

依托这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各地注协积极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开展智慧监管创新实践,为行业监管注入新活力。

四川注协以信息技术赋能行业信用监管,依托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全力构建四川省会计师事务所“画像系统”。 

该系统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事务所基本信息、注册会计师情况、执业质量状况、诚信记录等关键监管指标,转化为可视化、可量化的“数字标签”,为每家事务所生成动态更新的“数字画像”。

颜彦介绍,系统建设之初,主要从行业整体概况、事务所执业表现、社会贡献等多方面入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通过多维度分析,精准勾勒出各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实力、执业专长与竞争优势。随后,协会进一步完善行业诚信档案管理机制,借助事务所“画像系统”,将会员诚信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守信与警示信息在事务所展示界面同步呈现。

这些“数字画像”不仅是事务所自身发展的数字化映射,而且为四川注会行业开展自律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推动四川注会行业高质量发展筑起智慧基石。

浙江注协在财政部统一监管平台的数据基础上,协同浙江省财政厅创新打造行业智慧监管应用,突破传统事后监管与案头监管模式,通过集成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人力社保、税务等多部门公共数据资源,构建十大风险领域的50余项智能预警规则(涵盖无证经营、超胜任能力执业等),实现风险精准定位与监管资源针对投放,探索形成智慧化常态化监管新范式。

楼丽娜介绍,该监管模式的核心成效主要体现在五维突破。

一是全覆盖监管,破解监管盲区。截至目前,行业智慧监管应用借助财政部行业统一监管平台数据,通过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接入3.3万条多维度公共数据,实现对浙江全省5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7000余名注册会计师及85万份社会审计报告的全覆盖管理。

二是动态监管,重构监管流程。同步关联数据、运行监管规则,实时预警并推送风险问题,运行两年来,已成功预警3003个疑似问题和3842个风险点,改进传统监督模式,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中干预转型。

三是源头监管,强化未病先治。通过打通部门数据,智慧监管应用能第一时间掌握事务所设立、变更信息,自动预警“有照无证”等风险,从源头上防范问题。

四是精准监管,优化资源配置。精准预警定位高风险对象,开展定向与重点核查,提高检查成效。从2024年检查结果来看,高风险机构检查问题发现率较常规检查提升67%,监管精准度显著增强。

五是共享共治,规范行业整体秩序。通过多种方式向政府部门共享数据8000余次,公众扫码查验报告超9.4万次,以社会监督倒逼执业机构规范执业,推动形成“数据互通—风险联控—信用共治”的良性生态圈。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自律监管

《自律监督意见》为行业自律监督工作指明新方向。

立足智慧监管新征程,楼丽娜表示,浙江注协将围绕贯彻《自律监督意见》要求,从多方面发力,提升自律监督效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包括持续优化升级行业智慧监管应用系统,丰富监控预警规则,探索引入AI手段实现对执业机构的画像管理;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监管协调机制,做好线索发现、案件移送、协同发力;加大年度执业质量检查的覆盖面,试点AI辅助全样本筛查技术,提升检查效率;贯彻落实诚信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完善内部治理,发布透明度报告,提高公众对行业的信任度;持续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促进牢固树立诚信执业的理念;探索开展独立性专项检查行动,聚焦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间的经济利益关联、人员交叉任职等风险点,构建“自查+抽查+监督”三位一体监管模式;通过数据贯通赋能探索构建低价监测指标体系,实现对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的靶向监管,精准打击恶性竞争,净化执业环境等。

颜彦表示,四川注协将积极探索新型行业信用监督机制,创新构建“智慧+信用”的双轮驱动模式,以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自律监管提质增效。 

一方面,健全诚信档案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会员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围绕诚信档案信息范畴、公开机制、查询服务等核心环节,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框架,夯实信用监管制度根基;另一方面,升级智慧化信息采集体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动态化、全周期的诚信信息归集平台,实现会员“全生命周期”诚信信息全覆盖。

同时,深化“诚信画像”应用场景。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画像系统”,推动诚信信息可视化、标签化呈现,打造集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于一体的会计师事务所诚信信息共享平台,持续提升行业公信力与社会认可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责任编辑:高歌)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