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召开“薪火相传”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大会 陈毓圭秘书长作经验交流
2011-11-14 02:17
11月7日,财政部举行“薪火相传”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大会暨《丰碑》、《传承》首发式。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廖晓军,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冀萌新出席大会。会议由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曲永兰主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谢旭人部长在讲话中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进一步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的现实意义。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是开创新形势下财政工作新局面的客观需要,是加强财政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二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财政优良传统作风的内涵和精髓。财政优良传统作风,体现在日积月累、甘于奉献的工作意识和职业操守上,体现在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工作方法和理念上,体现在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上。今天的财政人应充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财政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添薪加柴”,进一步丰富财政优良传统,为“财政薪火”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谢旭人部长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以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为切入点,不断推进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是要充分认识阶段性活动与长期学习的关系。继承优良传统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要继续丰富完善活动成果,通过系统的、长期的、生动的宣传教育,使财政优良传统作风薪火长传。二是要充分认识传统理念与时代要求的关系。财政优良传统作风没有过时,更不能因为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而丢弃。要进一步丰富完善,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以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三是要充分认识立足现实与永葆理想情操的关系。要坚持面对现实和忠于理想相统一,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的同时,始终不忘内心深处永葆崇高的理想。要以自己从事的事业为骄傲,努力学习老一辈财政人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
谢旭人部长还专门对青年干部提出了要求。希望财政青年扎实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要求,坚定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提高本领,做勤奋学习、知行合一的示范者;锐意创新,做财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引领者;砺炼品格,做财政优良传统作风的践行者!
会上,廖晓军副部长对“薪火相传”活动作了全面总结。廖晓军副部长指出,“薪火相传”活动作为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通过系统梳理财政部多年来的优良作风,抢救性地发掘老一辈财政干部闪光人生中的生动事例,整理总结弘扬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又鲜明体现财政机关特点的优良传统作风,用老一辈财政工作者先进事迹教育引导青年干部,使财政青年在“薪火相传”中追寻理想人生,学习先进人物,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
廖晓军副部长介绍了《丰碑》、《传承》的主要内容。作为“薪火相传”活动的成果,《丰碑》和《传承》是一部回顾财政部历史的史料,是一部生动刻画财政人精神的史诗。上卷《丰碑》以讲述和回忆为主题,重点反映老一辈财政干部对我党财政事业优良传统作风的历史回忆,多角度展示了新中国财政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一代代财政人感人至深的铮铮风骨。下卷《传承》以财政干部在活动中的体会感悟为主题,主要取材于各级财政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参加“薪火相传”活动征文的优秀文章,寄托着新一代财政人对继承优良传统作风的历史责任感的时代担当意识,抒写了青年干部渴望在财政事业中建功立业的胸襟抱负。
陈毓圭秘书长在大会交流中注协党委开展薪火相传活动的做法和经验时指出,中注协高度重视薪火相传活动,认识到要把活动开展好,基础在“活动”,机制在“结合”,关键在“传承”,成败在“见效”,并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传承“信念”,激发全体党员和广大员工投身行业建设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邀请财政部原部长、中注协原会长刘仲藜作报告,以老领导、老同志的政治信仰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实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爱党爱国、胸怀全局、不讲条件、敬业奉献;以“红岩魂-财政文化大讲堂”、党史讲座、支部座谈、党员宣誓和创先争优公开承诺,瞻仰参观革命遗址等形式,加强党史党性教育,引领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投身行业建设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传承“作风”,弘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服务群众的主人翁精神。通过邀请中注协原秘书长丁平准作行业发展史报告,带领团员青年走访慰问崔建民、傅芝邨等老会长,召开团员青年座谈会、中注协退伍军人座谈会,开展主题征文和行业发展史料、图片和实物征集活动,深入开展行业基层调研活动等形式,引领传承行业优良作风。三是传承“本领”,提高开拓创新、服务行业、服务国家建设的水平。开展“传、帮、带”活动,把退休老同志请回来请教咨询,把各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调动起来“传道授业”,使很多好经验、巧做法传承光大;实行新员工入职“导师”制度,给新入职员工指定老同志和业务骨干当“导师”,使新员工短时间进入角色;通过境内与境外、机构与院校、脱产与业余、双向选择与轮岗相结合的途径,锻炼提升了干部的业务“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