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协举办2015年度第七期远程培训班
2015-09-17 02:25
2015年9月7-11日,中注协2015年度第七期远程培训班在福建福州主会场举办,主题为“风险导向审计与专业判断”。本期培训班邀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优秀行业领军学员授课。全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2个分会场约6000余名注册会计师参加培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杨晨辉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福建省注协秘书长翁国雄主持开班式。
杨晨辉副书记对福建省注协承办本期培训班所做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各地分会场所做的大量细致工作。他指出,人员储备和人才队伍稳定建设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培训工作提升行业专业能力、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职责所在,以专业判断能力为核心要求的专业化建设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够存在的基础之一。本期培训主题,正是基于对行业发展任务、面临形势的基本判断上设定的。培训班邀请到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学员优秀代表参与授课,他们长期工作在一线,对专业判断有切身体会,能更多地贴近业务实际和需求,是把本期培训班办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围绕培训主题,本期培训班课程设置包括国际国内最新会计审计准则变化解读、风险导向审计专业判断和案例分析等,共7讲,具体包括:
第一讲是“新《企业会计准则》难点问题解析”,由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技术总监谢树志授课。课程结合大量实务案例,重点对《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合并方没有转移对价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母公司由非投资性主体转变为投资性主体的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定向增发股份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如何理解‘投资方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估值技术与公允价值计量层次的关系”等六个方面做了详细解析,实务性、操作性较强。
第二讲是“国际审计报告准则及最新动态”,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湖北分所高级合伙人张卓奇授课。课程从“现行审计报告概览”入手,结合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的背景、进程和主要内容,重点对审计报告中如何确定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如何应对审计报告变革提出相关指导。课程内容丰富、简单明了、系统性较强。
第三讲是“职业怀疑框架与近期资本市场舞弊案例分析”,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技术合伙人邱连强授课。课程包括“职业怀疑框架”、“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和“近期资本市场舞弊案例分析”三个部分,在前两部分基础上,重点对近期资本市场中的9个舞弊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企业、保荐人、注册会计师和律师各方要归位尽责,注册会计师要谨慎选择客户、尽责履行程序、保持高度职业怀疑态度。
第四讲是“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业务合伙人孟祥军授课。课程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为切入点,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在逻辑,指出审计计划的重点在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过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进行了系统讲解。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有助于学员把握准则的本质要求,对实务中准则的运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第五讲是“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设计与执行”,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业务合伙人李杰授课。课程基于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和认识,围绕账户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析指出风险应对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并对相关审计程序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启示、如何实现差异化、以及审计程序范围决策(量化)进行了讲解。课程细致全面、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较好的实务指导意义。
第六讲是“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的落地及事务所审计底稿审核”,由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孙晓伟授课。课程包含大量案例,其中“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的落地”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在中国事务所的推行、落地的重要性、正确的发展方向、技术层面、打通的主要环节、影响、模型、应对、风险矩阵及评估等方面;“事务所审计底稿审核”详细从总体审计方案的设计、审计的执行、进一步的审计、底稿的复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七讲是“综合风险评估”,由九州证券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魏先锋授课。课程从商业分析的一般逻辑出发,讲述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将财务报表与行业和竞争分析的结果及公司治理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在深入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上,解释了销售收入、成本的预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预测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从而为控制审计风险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次培训旨在提升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课程设计紧跟国际国内会计审计准则最新变化,内容系统全面,既注重理论知识又重视实务操作,政策性、方法论、操作性较强,为注册会计师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