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建设
2006-09-30 03:23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甚坊
提 要
海尔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是成功于一种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我和对用户真诚负责的文化;同样,对于一个以人合、智合为主要标志的合伙企业而言,它的成功更取决于一种文化,“道不同,不相为谋”、“人心齐,泰山移”是有道理的。
合伙文化的创立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东、西方的智慧营养。儒家的中庸,我们认为,中庸就是合适的运作,我们提倡一种适度竞争、适度危机并存的文化;道家的“无为”,我们认为,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通道;释,或者佛家,主张因果报应,我们认为,就是讲究与人为善、与社会的兼容、和谐;我们需要一种身在漩涡中、心在三界外的禅的境界。然而,在自身与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只有以变制变是积极的思维方式。
文化,好比宗教,让人升腾,让人超越,让人毁灭,让人发疯;文化,不是洗脑,而是心沉气定,是任督二脉打通,是豁然贯通,是双方“互相利用”的互动;文化需要沃土良顷、精耕细作、除草杀虫、删繁就简、切中肯綮。
引 子
合伙概念广泛地存在一切智合、人合的场合,甚至也适应于资合处境,最关键的是大家要理念一致。只有人心齐,才能泰山移。不同的理念,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企业风格。
文化的概念,MIT的施恩在1992年的《组织文化和领导力》给出了比较权威的定义,就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它们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被当作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交给新学员。它正好比睡莲,水面上的花和叶是外显(组织架构、制度和程序);中间的枝和梗是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和行为规范;下面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信念、观念和知觉。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趋同,对企业文化认可,在互相合作中就可以减少摩擦,减少交易成本,企业运作将更加有效。
一、合伙企业的确切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就是根据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盈利性组织。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凡是以人合为特征的组织就是合伙企业,有限公司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夫妻店也可以是。因为,即使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也是更多的需要人合的,否则,大家各怀鬼胎、四处使劲儿,企业也是没法搞活、搞大、搞强的。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广义的合伙。
二、 二、合伙企业特征
合伙企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往往是同乡、同学、同事(也包括上下级)、夫妻、朋友、亲戚等关系而形成。大家都认识,都熟悉,这些成为共事的前提。然而,在事业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往往能够同甘共苦,各个使劲,好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时间一长,就是因为大家彼此都熟悉,所以说话、做事等等就比较随便,因而就很快比较地放浪形骸、无所顾忌起来,这也往往惹的某些人不舒服,长此以往,情况就很微妙起来;就是因为熟悉,所以大家不好意思彼此说破,而一些人的毛病相对地越来越突出,有些人就比较地越来越难以容忍,于是,大家就很容易人不合了。于是,我们就常见那些比较在乎自己的企业,往往有这么不成文的规定,严格限制朋友、亲戚进企业。“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 ,不是没有道理的。
决策与执行委员会的专长互补、和睦共处、互相监督、全员(或者关键成员)参与、平等协商、重大事项一票否决,应当成为合伙企业的共同特征。
三、只有先有卓异的企业愿景,然后才能谈合伙文化
从哪里来?到哪儿去(使命、目标)?有何优势?多大弊端?有何机会?多大风险?这些都是先要明确的,否则,大家就感到目标不明,像个无头的苍蝇,四处乱飞,劳而无功。
文化最重要的是凝聚、激励和引导人,与此相应,它的约束人的功能,表现为一方面怎么做以及怎么做才对的问题,比如经济类鉴证服务业的独立、客观、公正是公认的美德,冒险就不大值得提倡,另一方面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满腔热忱与疲于应付、得过且过就是不可同日而语。
在一个委托---代理机制广泛起作用的条件下,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恪守承诺,不见利忘义,最好能一碗水端平。而责成不同层级的主管对开发业务创意和提升现有绩效兼顾,这对于人才的成长、企业的发展将变得非常的关键。
四、合伙人素质
说到合伙人,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看作为就是大家在一起干活的人,或者在合作过程中,认识的人、合作的人,那么,这样,我们的合伙人的范围将更为宽广,不但包括了我们的上游厂商(客户),还包括了我们的下游厂商,同时包括了我们的雇员。然而,只有有质量的合伙人,才能带来企业价值的真正提高、提升。这些人的基本品质包括,真诚可信、敬业守德、攻守兼备、贤明而能力出众、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等。
只有人品正直、诚实、讲信用,做事、做人才会有原则,才不会姑息迁就,才不容易被收买,才能忠诚于企业、自身、天地良心;只有对人感恩、对己克制、对事尽力、对物珍惜、不断反省(修身,不断地反省,全面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客观地评价自我;要通过反复修正,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自我完善。面向未来,整个团队必须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的组织,进而达到超越自我的更高境界)、齐家(倡导一种宽容、互敬的家庭亲情氛围,不断激励员工建立企业的共同情感和共同责任,建设创业型的团队,确立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追求,为企业的明天尽一份力;同时,企业努力为全体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完善保障体系,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立业(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前途紧密相连,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创业激情与专业才华。在企业共同使命的旗帜下,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平天下(凭借着知识和技术的优势,对已拥有的资源进行利用和整合,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回报社会:通过创造财富贡献于社会,通过创造品牌服务于社会,通过参与公益事业造福于社会)。
五、如何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合伙文化
1、确立尊重、自律、平等、真诚、负责、协同、进取、合作、信任、共享、专业、能本位、规范创新的价值观
我们所说的尊重,不但包括对专业知识的尊重,而且还包括对各层次、各岗位人才的尊重;而要谈真正的尊重,那么,只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相对的比较卓越的成绩,成为相对的不可替代的人才,那么,我们说,这个人就是这个岗位的核心或者关键,离开了他(她),都是低效的,在这里,他本人就是不可替代资源,就是因为这种资源的稀缺性,他才具有了独特的价值,他也就自然而然的赢得了尊敬。
然而,有才而无德的人比比皆是,一位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人经常是比较的注意自律的。
平等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平等地看待每一位权利人、合作者,是对合伙企业最基本的要求。看人下菜、趋炎附势,是对合伙文化的公然侮辱。比如,重大投资决策的表决,尽管少数服从多数是大趋势,但是,对于特别事项,每个人都可以一票否决,就是一种明显的平等。
真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一种洗尽铅华后的大气,一种成熟的人生修养。真心真意、诚心诚意,不矫揉造作、不假来假去,不娇纵、不悲观泄气,这样,才能感动别人,才能让人家放心地把活儿托付给您。
负责,分为对人负责,对事情负责两种。上、下级要互相负责,委托与受托要互相负责;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负责,才会有真正的力量。只有对员工负责,才可能换来员工对企业负责、对合伙人负责;这个负责包括培育、指导、智力支持、财务支持等等。离开相关条件的支撑,而妄谈责任,那是不负责的表现,现在没有人再会饿着肚子哭着、喊着、舞着、热情洋溢地跟您闹革命。
协同,就是大家努力做到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常言说,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有所作为是相较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言的,而有质量的生命个体(也包括企业本身)总是以一种使命感而使它不断挑战和超越;企业要进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少数人的不思进取,可以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后进者迎头赶上,另一种情况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形成一种奖勤罚懒、责权利效相统一的企业氛围。
合作,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条件下,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的合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广泛的适应性。
信任,往往基于对人或事的相互深入了解,对于他人能力、实力的深切把握,否则,谈不上信任。
共享,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财富共享,它可以规模地降低交易成本、信任成本;成功始于专著,服务的专业化,使服务更具有竞争性的针对性;能力来自实力,毕竟打铁先要自身硬;知识需要及时更新,业务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差异化、品牌化,才能保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脱颖而出。
2 、确立股份化、规范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战略
确立切实可行的战略基本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日清日高、持续完善、稳健发展。全员持股或者骨干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规避卓越人才流失,然而,这个是需要条件的,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才进出机制,让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优胜劣汰、保证奖勤罚懒机制的顺利实施,二要,全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性别结构等等的不断优化,三要形成一种不是家族管理胜似家族管理的亲情文化。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制度、资金、人才、市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从根本上说,制度重于技术,因为制度让企业充满理性,而不理性的企业很可能导致自取灭亡。规范化的目标就是达到业务流程标准化(各项操作有章可循)、公司行为合法化(尽量避免违规操作)、管理手段制度化(有效规避人治)。
集团化可以有结构松散型、紧密型两种,而对于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而言,它的结构相对松散,基本上而言,就是一伙人一摊事儿。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如咨询)到底是分是合,最好不要硬性规定,最好让市场说了算,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有机个体、行业发展中的一员、生物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它的发展自然受到它的上、下游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比如中天勤,您说是客户害了它,还是它自掘坟墓自家埋,是两家合谋还是两败俱伤,这很难说!
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几乎大部分产业都已经国际化了,因为我国已经加入WTO了,然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别人更容易的走进来了,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在蹲在家里哪。.不是不想走出去 ,而是自身条件不具备,其中主要是自己先天不足。 .走向国际,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对国际游戏规则的深度把握、对国际政治、经济、服务市场走势的把握等等。为了走出去,而让家里的倒贴钱,那是权宜之计;要真正走出去,并变得坚强起来,应该有个国际化的战略、规划、程序、步骤的依次跟进做保障,以实现资源配置、机构设置和业务范围的全球化以及内部管理达到国际化标准。
3 、确立经营合法化、运作规范化、导向市场化、伙伴天下的经营原则
遵纪守法不逾规,是对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长命企业最需要的就是稳健地、长期地获得利润。腰里别个刀,提留着脑袋跑天下,那是走江湖,不是干企业。
明晰的组织架构、明确的分工、规范化地运作、制度化的解放型地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履职疏忽以及个人权力膨胀行为,
企业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它的直接目标就是赚钱,而只有得到市场认可的企业才能赚到钱,因此,把自己以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是个基本的生存技巧。
作为食物链(生物链)上的一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不同情况下的购买者、推销者,因此,说客户就是上帝,其实就是尊重所有的权利人,这种尊重是相互的,每个人或者企业都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机会,这种选择权对双方而言是平等的,因而,说客户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更恰切些。
4、确立务实高效、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企业精神
在合伙企业中,评判人、事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与此同时,提供具有高性价比的更便捷、更实用的服务(产品),则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而基于理念统一基础上的竞合、结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双方交易的成本,减少企业违规风险。
5、人才建设方面。引进合适人才,用好人才,成长人才,留住人才
一流的人才可能比二三流的人才效用大,但是,一流的人才经常是不太可能永远做成一流的事情,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往往大量的一流的事情是二三流的人做成的,所以,在一个强手如林的组织里,强手的功能未必能强效发挥。因此,人才结构的优化很关键。
选人,专业重要,才能重要,品质和个性同样重要;育才,不仅仅是关注人才身心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点关注的是发挥人才的能力、特长、优势、扬长避短;考评,主流本质重要,结果更重要,一刀切不好,分层次、分阶段、分方面有重点的考核好;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激励重要,约束同样重要,关键看如何激励,如何约束,分成制由于利益驱动,很容易使客户随着人走,分红好,但是要有科学的管理与评价,全员入股未必好,但是要让骨干员工入股,首先就要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中去,如果是疏导,那么我们举双手赞成,如果是存天理、灭人欲,那么,我们无条件反对;理论知识丰富重要,勇于实践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探索与创新更重要。
6 、专业服务方面。只有为客户量身定制的、超越客户期望的增值服务才会有卓越的成效
7 、软硬结合,创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和谐环境
生活、办公环境舒适、优雅,同时又善于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比如优秀软件、笔记本、互联网等,实现办公条件现代化,改变工作模式,交流模式,创建人性化的工作空间、组织氛围、资源共享平台。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是对的。
8、优化管理
如果一个人有抵触情绪,那么派二十个人去领导他,也可能毫无成效。所以,从制度设计,到人员管理,都有优化的余地,而方方面面的改善是无止境的。
制度重于形式,切实可行的制度,调适性得执行,远比人说了算好,这也是任何企业做大、做强的第一步。
然而,制度不是万能的,时时刻刻、设身处地地为员工、为客户、为社会谋利益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真诚的、和谐的人本环境让员工发展,这样,才会成为服务市场上的长胜将军、常青藤。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