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
2006-11-27 03:24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李西文
注册会计师是上市公司将会计信息输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口,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对维护会计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至关重要。为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会计的国际化进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这无疑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为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借此,9月2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面启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随着国际竞争势力的加盟,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革势在必行。
一、厘清局势,抓住契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能够承接国内国际高端业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面临的挑战。
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开放较早,国际四大会计公司早已在我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控制着国际500强企业等高端客户,也占据了我国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随着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更有许多国际会计公司纷纷登陆,窥视着中国市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而近年来,我国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会计信息造假案、审计报告失实案,尤其是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造假,不仅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也动摇了投资者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质量好、信誉高的事务所可通过兼并迅速扩大其可支配资源,而质量低劣、信誉差的劣所则随时可能成为被吞掉的猎物。这种巨大的威慑力迫使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局势,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从外部看,注册会计师审计属于服务性行业,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企业,以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客户满意是其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成为经营者标榜业绩、鼓吹诚信的一种手段,进而造成审计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就使得许多事务所为谋发展不得不向客户折腰。从内部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中小型的,许多都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不仅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风险意识薄弱,而且注册会计师执业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和大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更不用说走向国际。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唯一的选择就是认清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建设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检查受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内部控制却经常被忽视,一个重病的医生去为别人看病难免遭人疑虑。
盲目追求扩大经营规模,而缺乏好的治理机制、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那么这种“大”就只是形式上的,大而不强,毫无意义。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要降低审计风险,增强竞争力,首先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执业质量控制,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决策程序、风险控制、员工培养、收益分配、执业网络协调为重要内容的制度规范体系,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执业水平,从根本上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做到“以德服人”。
三、业务拓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国际交易与投资规模的扩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由之路。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颁布已经实现了国际趋同,会计师事务所更应树立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竞争意识,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快进军国际会计审计市场的步伐。具体来讲,除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服务之外,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关注市场需求,开展企业估值、税务代理、司法会计鉴证、破产清算管理、财务和管理咨询等服务;除了面向国内企业,还要力争国外客户;除了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同行。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破除“小、零、散”的封闭意识,加强国际间与行业间的融合,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研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专业服务领域开拓能力,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做到实力制胜。
四、坚持创新,建设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离开创新,会计师事务所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当前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应在不断总结国内经验和借鉴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创新管理思想和体制,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一种能够维系这种创新精神的文化,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文化要经过细心的筛选和梳理,科学的发掘和设计,广泛宣传和反复灌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虚心学习先进思想和做法,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做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