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回放>首届“京交会"

《香港文汇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走出去」力保自有品牌

2012-05-28 11:21

来源:香港文汇报 2012-05-25

 

回顾国际化历程,信永中和董事长、首席合伙人张克由衷地感叹,事务所「走出去」是客户的业务延伸到了国外,要求我们也跟着客户走出去,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香江突围   H股与「四大」叫叫板

近年来,中注协提出事务所「走出去」和做大做强战略。而早在2005年之前,信永中和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内客户一旦海外上市,业务就只能拱手相让给「四大」,我们「走出去」行不行。

审时度势,信永中和敏锐的觉察到,90%的大型央企境外上市都会选择香港H股。「解决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服务的问题,就能解决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90%的需求。」张克说。于是,信永中和决策层迅速变思考为行动,于2005年,合并了香港排名第13位的何锡麟会计师行,并将其更名为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这是中国内地事务所第一次合并香港事务所。据悉,这则消息入选了2005年度中国财经十大新闻,被业界传颂为「香江突围」。

信永中和副总经理谭小青告诉记者,合并何锡麟后,信永中和便有资格成为服务H股、B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既是信永中和国际化历程中的关键一步,也使信永中和有了与国际「四大」一较高下的平台。随后,信永中和的国际化道路便陆续开展开来:20075月信永中和新加坡所成立;20112月,信永中和在日本设立东京所。同年7月,有着126年历史的澳大利亚全国性分所Hall Chadwick National Association正式将其各事务所名称统一改为ShineWing Hall Chadwick , 中文名称为澳大利亚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目标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和开通信息管道,把澳大利亚信永中和发展成为澳中双边投资和贸易的首选中介机构。

一体化管理成业内范例

张克告诉记者,一个事务所想要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有希望成为百年老店的事务所,那么内部治理就是其根基。信永中和一直将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建设和不断完善作为第一要务,在内部机制建设上保持持续的高投入,并相继建立了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员工培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第一,树立目标、确定战略。品牌体现事务所的公信力,是事务所立身之本,对此信永中和有着深刻的认识。信永中和从成立起就始终将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放在第一位。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改名换姓」已经成为「墨守成规」的红线。

第二,合伙体制,一步到位。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借鉴和采用国际上会计专业服务机构通行的合伙制管理模式。合伙人必须严格自律,专业上自律,道德上自律,并在事务所发展上培养长远意识、战略思维。

第三,内部建设。信永中和一直将管理系统、技术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作为第一要务,在内部机制建设上保持持续的高投入,并相继建立了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员工培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第四,做到专业系统时时更新,精益求精,不断改进业务技术管理系统。

第五,和谐文化,共同奋进。构建积极进取、公平和谐的内部氛围。强调协同、相互支持的合伙文化;员工评价机制力求公平、客观;注重沟通交流,尊重员工人格;培养员工平和工作心态。

谭小青介绍,事务所开设分所不是签订协议、收取部分管理费用就能发展的,对于分所所开展的业务监督复核,要上报总所验收。在信永中和的分所扩张的路上,财务、业务、人员管理一体化必不可少。

2007年以来,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部门选取信永中和下属分所调研发现,不论是完全自建的深圳分所,还是成都、昆明具有合并成分的分所,信永中和都做到了一体化管理。有关部门领导在考察后表示,信永中和的一体化管理程度,已经超过了业内的想象和预期。在局外人看来,一体化管理必然降低地方分所效率,内部运行程序增加,成本上升。张克说:「大企业必须靠规则运行机制,讲究内控。要做的大做的长久,这是不二选择,正规军与游击队的区别也就在此,没有战略规划布局,永远打不了大仗硬仗。」

服务随客户延伸   国际化「以我为主」

相比自建网络而言,加入国外成熟网络更为容易直接。当然,在条件上也更加苛刻,有的甚至丢了本土事务所的姓名,改了熟悉的面貌。这是我们「走出去」的目的么?「加入国际网络,是自己真的『走出去』了,还是别人『走进来』?」张克发问。

在信永中和看來,加入已經頗成氣候的國際網絡,本土事務所很可能淪為他人附庸。「進入之後,你祗是其在全球佈局中一個子,不以中國利益或者中國企業的訴求為主要服務目標。加入這樣的網絡,是不是真的就『走出去』了,我們沒有想清楚。」張克坦言。

張克告訴記者,我們判定,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中國連續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必然要從一個資本輸入國變成一個資本輸入和輸出並行的國家,中國企業隨著實力的積蓄和企業的成長,必然會像海外發展。如果沒有延伸的服務能力,將來就隻能望洋興嘆。路雖然艱難,但是信永中和還是堅定選擇了這個方向。

譚小青認為,會計師事務所走出去,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自己的係統,能不能成功,還需要中外文化的整合與交流。國際化的戰略是「以我為主」,不能因為國際化就丟了品牌。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走出去」無疑是艱辛的,從財政部到中註協,有關部門的關心一直都是事務所最堅強的後盾,《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將會計服務業名列「十二五」重點發展服務領域,對會計師行業國際化注入了新動力。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