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回放>首届“京交会">媒体报道

《香港文汇报》:中天运:服务为本 实现由「跟跑」向「领跑」跨越

2012-05-28 11:24

来源:香港文汇报 2012-05-27

 

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财政部、中注协做强做大战略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为服务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为「走出去」中国企业提供服务的注会行业群体中,有一家事务所特别引起记者的关注:在其数量众多客户表内,中国石油、中国有色、国家电网等数十家央企名单赫然在列;更为吸引眼球的是该事务所为2011年度中国A股市场最大IPO即中国水电(股票代码601669)提供财务审计服务……在首届「京交会」召开前夕,香港文汇报记者如约走进这家事务所——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天运),就会计服务「走出去」以及注会行业如何实现做强做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该事务所董事长祝卫先生进行了专访。 ■香港文汇报记者方金兰 北京报道

近五年来,中天运保持迅猛发展,业绩呈现裂变式增长:从成立之初的1600万收入到2006年的5000万,再到2010年的14000……;综合排名更是从2003年的全国百强事务所第96位跃升至2010年的第22……

面对上述光鲜靓丽的成绩单,祝卫的言语却朴实而谦虚。他向记者表示说,「目前,事务所虽然取得了一定业绩,但中天运作为注会行业的后来者起步较晚,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格外珍贵,凝聚着事务所全体同仁们的智慧与心血,是大家用自己辛勤汗水一滴一点慢慢积累起来的。」据了解,中天运创建11年来,在董事长祝卫的带领下,事务所逐步实现了从行业「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质的跨越,并走出了一条从零起步、由小变大、自弱至强的创业之路。

 

后来者制胜的秘密:客户为本、服务至上

 

2004年,中天运成立之时,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面临着「外压内挤」的局面,一方面受来自以国际「四大」为代表的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而另一方面国内事务所间的竞争已非常激烈。中天运创业之初可以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几乎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

「与注会行业百强所前二十名不同,他们大多是由之前的老事务所脱钩改制来的,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家底。而中天运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做起来的。」祝卫告诉记者,正是由于「零积累」,创业伊始,中天运的先行者们受了不少累,更是吃了许多常人难以体会到的苦。

祝卫回忆说,「中天运由于当时不具备各种执业资格,所以只能从事中央企业的参审工作。」当谈到这里时,记者透过祝卫的神情,可以感受到这段历史对于作为亲历者的他而言,记忆深刻且刻骨铭心。

他向记者介绍说,「做参审与做主审其中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通常做主审具有三大优点:一是业务量大,一般来说要占一家企业业务量的50%以上;二是业务相对整齐;三是业务收费高。」

据了解,所谓的参审就是除主审承包业务外的零碎打包业务。由于是做参审,就决定了干活会很多,但受益却不一定能够成正比,常常业务收入比较低。

「受此影响,以至于队伍都不稳定了。当年给一家央企服务,加之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且其中不乏在偏远县城、乡镇的,因而一个项目做下来换了好几批人才完成。」祝卫颇有感触地说。

目前,国内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业务,而就在数年前,中天运刚开始介入这一服务领域时,让人不敢想象的是,这还是个刚刚保本或「赔本赚吆喝」的业务。那为何中天运偏偏要进入这样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业务领域呢?

祝卫向记者说出了当初他们的想法,「其实,那时想法也比较单纯,最初的想法就是想锻炼一下队伍,让事务所的同志们有机会出去增长国际见识,例如学习外语、感觉一下国外环境等等。就这样,中天运渐渐地开始介入国企特别是大型央企的海外市场。」祝卫强调说,「尽管当时海外业务不能创造什么利润,但我们对工作的标准却丝毫没有降低。」

对于中天运所提供的服务,中国有色财务部主任丁文大给予了很高评价。他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与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中,感触最深的就是『敬业』,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也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有一个坚强的专业团队积极面对,让我们非常感动。比如年报审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事务所通常在春节期间就得出发,赴赞比亚、刚果等非洲国家审计,来回路程就要四天,在现场审计期间由于人手不像在国内这样充足,基本上他们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也没有倒时差的时间,但他们每次都能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所以与中天运会计事务所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是非常放心的,也坚定了我们长期合作的信心。」

 

大力拓展多元业务让企业「走出去」的脚步更坚实

 

对于目前注会行业国际化浪潮,祝卫认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要真正「走出去」,那就必须要将品牌先打响。他说,现在国内行业品牌还未完全形成,「走出去」也还不太成熟。就品牌而言最为关键的内容离不开服务,特别是随着客户对服务要求的变化,会计师事务所更应当积极创新业务手段,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总会计师孙璀向记者介绍,目前,他们企业在海外的200多个项目的审计及评估等服务都由中天运在做。他强调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很需要中介机构的帮助,包括会计、评估、税务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对此,祝卫也有同感,他说,「走出去」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会计、审计、风险控制,甚至是理财等等。

经历多年的积极努力,中天运目前业务领域涵盖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以及会计税务等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贴身服务。

而事实上,客户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能否提供多元化服务也是十分在意的,这一点对于像中国有色这样经常涉及海外开展并购等业务的大型央企来说极为重要。

「在集团对外并购过程中,中天运协助我们在对海外并购的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以及境外企业的审计和管理咨询,以及被投资企业的年报审计方面,提供了非常有效和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为本集团的海外并购业务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中天运所提供的多元服务,丁文大评价说。

此外,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之一,祝卫站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走出去」业务收费缺乏统一标准问题谈了他的看法。他表示,作为高端业务,「走出去」业务投入人员层次较高,因而成本也相对比较高,但由于这方面业务没有统一标准,通常按照国内标准来付费,这样势必造成会计服务成本高而实际收费偏低,从而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他提出「走出去」服务收费应根据国际标准,如项目的难易程度、项目的利润率以及派出人员的层次等标准来收费。

大道至简,天道酬勤。现在回过头来看,或许正是祝卫当年朴实的想法和中天运员工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成就了其今天在服务央企「走出去」这一领域的地位。多年来,中天运本着「客户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默默辛勤耕耘,事务所业务由最初的「参审」起步逐步向「主审」过度的转变,实现了由行业「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质的跨越。目前,事务所现在开始步入收获期,像中国有色、中国电建等央企都将自己的海外业务服务交给了中天运。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